@涵杳Ukulele:蛤蟆聚集是地震先兆嗎?
答:目前沒有可靠的證據,甚至有些實驗顯示了相反的效果。此外,“心理聚焦效應”也會讓人產生動物能預報地震的錯覺。如“蛤蟆聚集”,其實是蛙類繁殖期的大規模聚集行為。
@SSered_尼西皮:有傷口不能吃深色食物?
答:傷口愈合期需要避免深色食物的說法,沒有任何的科學道理,同時,它也未見于任何的創傷和燒傷治療指南當中。要想傷口良好愈合不出現色素沉著,注意不要感染發炎,加上注意防曬即可。
@哎呀我去你就不能少說兩句:牛奶生產日期有暗碼嗎?
答:奶制品廠家的工作人員表示這些數碼代表生產流程當中不同的機器號、廠家號、班組號以及灌裝號,目的是一旦發生問題可以追查產品出自哪條生產線,與生產日期完全無關,“根本沒有這個所謂的鑒別方法,哪天生產的就會印哪天的生產日期,消費者不必聽信訛傳”。
@本大人是魚:維生素C可以治療和預防感冒?
答:盡管很早人們就知道要使用新鮮的蔬菜水果來補充維生素C,但直到1932年維生素C才被分離鑒定,隨后才出現了用它來治療許許多多種疾病的嘗試,這可能是因為人們對維生素C的生理作用和疾病原因缺乏了解。隨著研究和認識的深入,這樣的治療方法被證實都是不正確的,也被人們慢慢淡忘了,唯獨預防和治療感冒的說法還被常常提起,依然有很多人相信。
@椰王66:電瓶車快充對電瓶的壽命有沒有影響?
答:但經常給電瓶進行快速充電,對電動車是否有壞處?電動車專賣店售后服務專業技術人員張師傅介紹,使用快速充電會加速電池老化,大大縮短電瓶的壽命,因為快速充電會導致電瓶極板翹曲變形、酸液濃度增大等后果,從而加速了電池的老化,縮短壽命。
@樓蘭迷影杏: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對么?
答:“酸性體質”只是一個“偽概念”。人體的不同體液pH值也有所不同,比如胃液就是強酸性的。正常情況下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間。酸中毒和堿中毒都是必須接受專業治療的嚴重疾病。短期內的特定食物不可能改變正常人血液的酸堿度。
@囧了個囧2012:如廁時玩手機會得痔瘡?
答:現在人們對手機的依賴越來越強,甚至連上廁所也放不下手機。然而,在蹲坑時使用智能手機會無形中延長蹲坑的時間;而蹲坑時間太長,會讓肛門部分老是充血,這是導致痔瘡的一大重要因素!預防痔瘡,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和多運動,規律排便,才讓你的蹲坑事業更舒暢!
@屌絲突襲隊:奶和茶一起喝會結石?
答:有流言稱,牛奶中的鈣會與茶葉中的草酸結合形成草酸鈣沉淀,長期飲用會導致結石。事實上,天然含鈣類物質(典型的就是牛奶)不僅不會增加結石風險,反而其中的鈣能與草酸結合,避免其在腸胃中被吸收,因此起到降低草酸含量的作用。另外,茶葉中的草酸含量并不高。
@木子李丁一:在室內放洋蔥能防流感?
答:有流言稱放一顆沒有剝皮的洋蔥在房間能防流感。生物學家認為洋蔥能夠吸附流感病毒是毫無根據的,病毒需要寄主才可以增殖,它們在寄主體外根本不可能移動、穿過房間。所以無論是把切開的、剝皮的還是完整的洋蔥放在房間中,都不能起到預防感冒或者流感的作用。
@爆漿小面包:高鈣奶更補鈣,是真的嗎?
答:不少童鞋都覺得高鈣奶含鈣更多,補鈣效果更佳。其實,高鈣奶的原料也是普通牛奶,只是在生產的時候,人為地額外添加一些鈣。高鈣奶含鈣量確實要比普通牛奶要高,但牛奶本身含鈣量就很豐富,增加的這部分“鈣”量并不會造成巨大差異,且多數吸收效果也沒有牛奶本身的鈣好。
@天空中孤獨的蝸牛:現在的飲用水市場這么復雜,比如脈動,弱堿性的農夫山泉,紅牛的提神?這些功能是真的嗎?
答:運動后,來一瓶功能飲料?不好!近期,檢測報告顯示,紅牛、樂虎、東鵬特飲等功能飲料中維生素B12含量超過了每天適宜攝入量。專家提醒,功能飲料不宜多喝,維生素B12超量會增加肝腎負擔。所以正常人是完全沒必要喝功能性飲料的。
@逗范兒:味精吃多會中毒,雞精是純天然的,因此雞精比味精要更安全?
答:有流言說,味精是化學工業品,而雞精更天然。事實上,雞精等肉味香精中也含有大量的味精;味精的化學成分是谷氨酸鈉,是能夠產生“鮮味”的谷氨酸鹽的一種。在國際權威機構JECFA和美國、歐盟的監管體系里,味精的安全性都不用考慮,在食品中的使用也無限制。
@馬勒個甲wai:滿月頭剃不得是真的么?
答:從醫學角度講,剃胎毛對剛出生的嬰兒來說并不合適。由于嬰兒理發一般都用剃或刮,加之嬰兒皮膚薄、嫩、抵抗力弱,如果操作不慎極易損傷頭皮,引起感染,如果細菌侵入頭發根部破壞了毛囊,不但頭發長得不好,反而會弄巧成拙,導致脫發。因此“滿月頭”還是不剃為好。
@其實我想叫胖子:按摩越疼越好,是真的嗎?
答:按摩越疼越好?這個想法可要不得!有時反復按壓一個痛點可能令痛楚持續甚至惡化,因為這可能讓軟組織發炎,令其周圍部位的神經受損。頸部兩側、腋下、手肘及膝蓋外側的神經沒有厚厚的肌肉層保護,屬于皮包骨,按摩力度過大容易傷及神經,反而無益健康喔!